工程,项目,工程管理,项目管理,国际工程,项目经理,房地产,融资,可行性研究,总承包,信息化,代建制,招投标,设计管理,进度,成本,风险,质量,概预算,造价,合同管理,施工组织,监理,工程咨询,保险,劳务,FIDIC,索赔,BOT,PPP,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,关注工程的策划,建设与运营。 工程,项目,工程管理,项目管理,国际工程,项目经理,房地产,融资,可行性研究,总承包,信息化,代建制,招投标,设计管理,进度,成本,风险,质量,概预算,造价,合同管理,施工组织,监理,工程咨询,保险,劳务,FIDIC,索赔,BOT,PPP,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,关注工程的策划,建设与运营。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  
美国工程保证担保制度的发展及应用
作者:佚名  文章来源:互联网  点击数  更新时间:2009/3/10 14:15:11  文章录入:21cpmzhang  责任编辑:21cpmzhang

,担保额度通常为合同价的100%,费率为合同价的1%-2%;特大型工程的费率可能在0.5%以下。

  (三)付款保证担保付款保证担保,就是承包商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的同时,向业主保证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工人工资、分包商及供应商的费用,将按照合同约定由承包商按时支付,不会给业主带来纠纷。如因承包商违约给分包和材料供应商造成的损失,在没有预付款保证担保的情况下,经常由业主协调解决,甚至使业主卷入可能的法律纠纷,在管理上造成很大负担,而在保证担保形式下,可以使业主避免可能引起的法律纠纷和管理上的负担,同时也保证了工人、分包商和供应商的利益。此外,还有三种保证担保形式,一是质量保证担保,它保证承包商在工程竣工一定期限内(合同预定或按照有关规定执行保修),负责质量的处理责任。

  若承包商拒不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,则由保证人负责维修或赔偿损失。这种保证,也可以包括在履约保证担保之中,也有在工程竣工、验收合格后签定,担保期限一般是1~5年,保证金额通常为合同价款的5~25%.二是不可预见款保证担保,即保证不可预见款全部用于工程项目。三是预付款保证担保,它保证业主预付给承包商的工程款用于该项建筑工程,而不挪做它用,其保证金额一般为合同价款的10%~50%,费率视具体情况而定。

  四、保证担保人减少、分散风险的措施 

  工程保证担保的金额能达到工程价款的100%,而收取的保费不足2%,其责任和风险是很大的,因此,保证担保人必须采取措施,减少、分散风险,可采取以下措施:

  1、与被担保人签订反担保合同,要求被担保人以自有资产、有价证券、个人资产、股权等提供反担保,一旦发生问题,可以追偿因提供担保而发生的损失。

  2、要求承包商向分包商取得保证担保,通常这也是承包商将工程分包给分包商的必要条件,同时能充分保证承包商的利益。

  3、向保险公司购买保证担保保险。

  4、分保或称做合作担保,即若干个保证担保人共同为一个被担保人提供保证担保,分散保证责任,同时,分保也是保证担保人扩大业务、增强担保能力的一种手段。

  五、保证担保与保险 

  由于许多美国保险公司既经营工程保险,也经营工程保证担保业务,所以有必要区分工程保证担保和工程保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。

  (一)相同点

  1、运做方式极其相似,两者都要遵循国家和各州的相关法律和规章制度,在管理组织、会计、索赔管理及提交程序等都是相似的。

  2、两者都是避免工程风险的重要形式,相辅相承。

  3、保证担保具备保险的基本特征。

  (二)不同点

  1、当事人不同 工程保证担保契约有三方当事人:承包商、业主和保证人;而工程保险只有两方:保险人和被保险人。

  2、范围不同 工程保险所赔偿的只能是由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引起的;而工程保证担保的是人为因素,换句话说,其保证的对象是因资金、技术、非自然灾害、非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的违约行为,是道德风险。

  3、风险承担方式不同 工程保证担保人向被保证人提供保证担保,可以要求被保证人提供反担保措施,签定反担保合同,一旦保证人因被保证人违约而遭受损失,可以向被保证人追偿;工程保险一旦出险,保险人支付的赔偿只能自己承担,不能向被保险人追偿。

  4、责任方式不同 被保证人因故不能履行合同时,工程保证担保人必须采取各种措施,保证被保证人未能履行的合同得以继续履行,提供给权利人合格的产品;而投保人出现意外损失,保险人只需根据投保额度,支付相应的赔款,不再承担其他责任。5、费用承担方式不同 保证担保费用一般计入工程成本,包含在业主支付的工程款中;而强制保险的保险费由业主承担,自愿保险的保险费用由被保险人承担。

  用信用保证机制规范工程市场主体行为。守信者信誉高,保证人愿意担保,费率低,甚至免保费,就容易得到更多的订单;而有不良信用的主体,没有人愿为其担保,无法获得信用服务,就无法生存于市场。从美国100多年来在工程保证担保的实践来看,这项制度对于建立激励和惩罚机制、建立建设市场的信用管理系统、规范建筑市场行为、提高行业素质、提高工程质量,确保工期和投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一切商业活动必须遵循市场规律,我国建筑领域采用工程保证担保制度也是大势所趋

上一页  [1] [2] [3] 

打印本文 打印本文  关闭窗口 关闭窗口